中新社北京8月5日電 (付強)“學校里,同學和老師說我是烏拉圭人,在家里,媽媽說我是中國人,這讓我困擾了許多年”,正在北京參加“尋根之旅”夏令營的馬天駒這樣告訴記者。
“中國尋根之旅”夏令營始于1999年,正受到越來越多海外僑胞的熱烈響應。據(jù)保守統(tǒng)計,截至目前,已有超過40萬名華裔青少年參營,僅通過各級僑辦系統(tǒng)報名參與的就超過23萬人。
一邊接受著住在國教育,一邊又感受著父母中華文化及生活習慣的熏陶,像馬天駒這樣,為身份定位而疑惑的華裔青少年還有不少。
烏拉圭營員領隊戴宇飛表示,文化認同感的缺失正是造成這種疑惑的根源。
她認為,通過“尋根之旅”,讓華裔青少年在追尋祖輩、父輩成長印記的過程中,融入中華文化、培養(yǎng)對中華文化濃重的代入感,有助于他們自我定位,從而增強在社會交往中的自信。
“雖然我是西班牙人,但我也是炎黃子孫,我的‘根’在中國”,來自西班牙的裘沂凱說,經(jīng)過幾天的實地了解和親身體驗,既驚奇,又自豪,“回去之后,我還要把旅行的經(jīng)歷分享給同學和老師,告訴他們什么是真正的中華文化!
帶著疑問而來,滿載自信而歸。他們在中國尋根溯源,強化民族認同,堅定文化自信;回國后將所見所學繼承傳播,努力融通中外文明。
這正如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所說,“舉辦‘尋根之旅’,就是希望華裔青少年能夠在短時間內(nèi),踏著祖輩的足跡親眼看看祖籍國的發(fā)展變化,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;既讓他們感知作為華夏兒女的驕傲和自豪,也有利于他們成為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促進者。”
“尋根之旅”的意義還不止于此。營員父母中,有不少人從事對華貿(mào)易,“華人身份”令他們收益頗多。這些父母非常重視子女華人身份的建設,在他們看來,掌握漢語、傳承中華文化是子女成長的“必修課”,是成為學貫中外的多元人才的必經(jīng)之路,而“尋根之旅”恰恰提供了這種啟蒙。
在采訪過程中,不少營員都對記者表示,只有親眼看到才能了解,真正的中國遠比電視里呈現(xiàn)的更加豐富和多元。
“每一天的行程,對于我和來自烏拉圭的朋友們來說,都是一次新的震撼”,18歲的馬天駒說,“我想,只要努力,任何人都有可能獲得成功,因為這里的機遇無處不在!
事實上,經(jīng)過這些年的“尋根”活動,當年參營的華裔青少年,不僅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友好使者,他們很多人也因此實現(xiàn)了事業(yè)發(fā)展。中華文化的“軟實力”,通過他們轉(zhuǎn)化成了人生的“硬實力”。(完)